銀色歐規W203 C240 2.6旅行車2WD Avantgarde
C240旅行車有分四輪傳動跟後輪傳動,後輪傳動是比較值錢的。為什麼?
因為後輪傳動的C240旅行車,底盤是跟四門版的一樣,構造比較簡單,且維修資訊及零件也都通用,比較好養。
再來以台灣的的路況並不是雪地國家,後輪傳動就已經非常夠用了。
經濟好養的二手車就是王道,在這方面後輪傳動是贏過四輪傳動版本的,所以後輪傳動的C240旅行車在二手市場上會比較吃香。
而且這台C240旅行車不只是後輪傳動的,他還是最高階的 avantgarde版本,更是吃香中的吃香,是一台發燒的好貨,內行的你就知道了。
這是此車在監理站的資料跟里程數
2002/02生產.
這是車籍資料跟出厰文件.
共2把鎖匙,這點非常重要,這年份的車很多鎖匙都只有一支(再拷貝一支約5至6千元)。
這台車是由貿易商所引進的外匯車
以下的照片全部使用iPhone手機拍攝,雖無法像單眼相機拍攝那麼漂亮,但卻更真實,也完全無修圖.
這台車前車主跟我說要測試我的功力,要好好看我的試車報告,看我如何把這台車妙手回春。現在這台車已脫胎換骨,浴火重生了。
這台車原始車況時就有一個傳動雜音。
這個雜音冷車沒有,要完全熱車並開個至少20公里以上才會出現,此時若怠速時間超過三分鐘,雜音就會消失,可能後續要再開個10公里以上聲音才會再出現。
雜音出現時,有時大聲有時小聲,有時又突然消失,且車速越快,聲音的間隔頻率就越短,車輛停止聲音就消失,輪胎滾動又會出現,反正就是一個傳動雜音。
我用了很大的耐心去抓這個雜音,我就一直不斷長途試車,等雜音出來後,我就想把車趕快開到禾原去查原因,但每次就當快到禾原時,路口的紅綠燈讓我一等就是好幾分鐘,讓我的怠速時間過久雜音消失了,前功盡棄,雜音沒了去到禾原也是白去。
就在我不放棄,連續測試約5天後,在最後一次雜音出現時,我開到禾原雜音還是存在,令我非常興奮,但禾原的頂高機全滿。禾原説有一台車快完工了,叫我再等個20分鐘,頂高機就空出來了。
等待期間我怕怠速過久雜音又消失,我車子不敢停下來,我就在附近的街道一直繞圈圈,一直繞到頂高機空出來了上機台。
最後查到的原因是中央傳動軸的防塵套老化所引起的雜音。
這是一台非常神奇的車,我以時速60公里直上148縣道微熱山丘的髮夾彎,在不吃中線的情況下,也非常容易過彎,且車輛幾乎沒有任何傾斜的駕駛感受,光這點我就認為這台車價值非凡了。
以下是我整理的部分:
我更換了全新的變速箱腳。
行駛在不平的路面,底盤會有些雜音,所以我更換了:前平衡桿橡皮、排氣管吊架橡皮。
更換頂棚,及ABCD八柱重新編皮,原車的已經塌下來了。
拆左邊3分之一的中控台抓動態雜音
更換引擎蓋的全新支撐頂桿兩支,這是每台W203必壞的零件。
更換引擎左右兩邊的汽門蓋墊片,因為有漏油現象(通病)。
清理引擎左右兩邊汽門蓋的通氣孔,這是M112引擎有拆到汽門蓋時必做的功課。
在更換汽門蓋墊片時,順便觀察引擎內部,也都沒有油泥。
引擎怠速時有輕微抖動現象,原因是廢氣管漏氣。因為已經拆到引擎室的下方了,在一次工的概念下,我含預防性更換,總共換了五條全新的廢氣管。
修理這支遮陽板的化妝鏡蓋,這是每台W203都會壞的地方,環保材質嘛!
更換7瓶變速箱油及濾網,因為行駛中變速箱二換三檔時,偶爾會有個不明顯的小頓挫。換完油後小頓挫解除,同時變速箱保養我也幫你做好了。
變速箱有漏油,所以更換變速箱油底殼墊片、變速箱線束插頭,及排檔油封。
變速箱與引擎的接合處有漏油,所以更換曲軸後油封,及曲軸後蓋。
方向機上黃油降低轉向異音。
更換中央傳動軸防塵套,因為行駛中有轉動雜音。
修理倒車雷達。
更換後第五門的隔熱紙
還有各項無法用金錢衡量的異音處理工程。
照片背景微熱山路,遠看像一台新車。
以常態視覺近看比較明顯的瑕疵,這些缺失有的用粗蠟跟美容就可以處理起來。
車身有些高速行駛時被小石子打到的芝麻漆。
靜態試車部分 .
一 . 打開水箱蓋無水鏽也無乳化現象。打開機油蓋 ,上面無機油乳化現象,引擎內部也都沒有油泥
二 . 引擎沒有滲油。
三 . 再處理完引擎跟底盤的各漏油點後,為了確定是否還有其它漏油點,我有清洗引擎跟底盤,然後再試開2-300公里後再次觀察,此車的底盤及引擎各處都非常乾爽,已無漏油現象。
漏油的處理原則,是以有滴油才處理,若只是滲油就處理,會不符養車成本。
這是底盤狀況照片。
4個原廠觸媒中,這兩個已經被替換成非原廠型,這樣的改法是有利於中高速的再加速。
五.圖片中紅色區域就是主結構區 (車樑/ABC三柱內板 /避震器座),有傷到此紅色區域就是事故車 .
這台車有送去SAVE做查定,查定結果:
非贓車 . 非泡水車
主結構部分:全車皆為原始鈑件,沒被更換過,車台主結構區(龜樑柱) 非常完整 ,完全無撞擊修復痕跡. 也就是車界稱的A級車身
我有用水柱去測試天窗有無漏水,結果正常無漏水。
六 . 里程數14萬公里。
在我的經驗裡面,有在照顧的雙B,里程數5萬、15萬、25萬或35萬公里,開起來感覺都一樣。
以下是內裝照片:
內行人的逸品Avantgarde 版本
安全帶扣還很鮮紅,這年份的車很多都是白白的。
附照明功能的化妝鏡兩邊都是好的,而且完整度很高,以這年份的這款車來說,非常難能可貴。
方向盤紋路還很漂亮
天窗的金屬邊框沒生鏽,也沒有起疹子,這年份雙B的天窗邊框很多都會生銹起疹子。
各按鍵的顏色都沒褪色
各顯示螢幕也都沒斷字
七 . 全車高檔隔熱紙
此車有配備: 天窗、前雙座電熱椅、防托吊裝置、8顆安全氣囊、大燈清洗功能、原廠HID大燈、後倒車雷達、後座椅4/6打平功能
全車的各種配備功能我逐一檢測,經測試後功能都正常
配備正版的AMG前剎車卡鉗組(網路二手價2.8萬)元及18吋前後配卡爾森Carlsson輪框 (網路二手價三萬元),光是這2項正版改裝套件的二手價就可買到一台98年的S320。
開啟後第5門的手把開關功能正常,但彈性差了一點。
動態試車部分
一 . 冷氣效率正常
這台的暖氣正常,以這年份的算非常難得。
冷氣風量的旋轉鈕功能正常,但轉動時需小技巧。
二 .引擎在P檔時無異常抖動
三 .引擎腳無震麻.
四 . 各水管及皮帶狀況還在堪用範圍,但每次保養時請修車廠把這些水管皮帶列為重點檢查 (尤其是防火牆旁的三通水管)。
皮帶良好,沒有龜裂的細紋
為了測試散熱系統及是否有嚴重的隱疾,我試開了200-300公里的路程,車沒發現嚴重隱疾異狀
引擎達到工作溫度後,各路況的溫度數據也都正常,這是原廠設定很標準的溫度
連續跑微熱山路,副水箱蓋也沒有溢流現象。
五 .引擎怠速時沒有明顯的特殊異音 .
但引擎怠速時,近聽會聽到很小聲的啦!啦!聲,這是鍊條滑板的聲音,這顆M112引擎很多都有這個問題,不影響功能,屬感覺問題。
六 . 打在P擋 ,油門踩到4千轉 ,排氣管沒有吃機油的藍白煙 。
但有些吃機油的引擎是看不到籃白煙的,所以是否會吃機油無法從現場判斷,需開個3千公里以上才會知道,這也是買二手車的風險之一,根據經驗這種吃機油,更換汽門油封幾乎都會改善。
汽門油封是消耗品,尤其是BMW有的里程數不到10萬公里就需更換汽門油封。
七 . 這個變速箱,靜態入R檔及D檔無明顯頓挫,在大里交流道的爬坡匣道,大腳油門動力銜接非常直接,不拖泥帶水,跳檔平順靈敏順暢,行車中完全感受不到鈍挫,手自排檔位功能精準。
八 .動態行車,車室內及底盤無明顯雜音,油門反應靈敏,高速行駛平穩安靜,再加速力道非常飽滿,這也是一台會讓你故意繞遠路回家的車。
有兩位BMW高手來試開這台車,他們都一致認為這台車有BMW的操控性及路感,也比BMW有更高的舒適性,是一台集合兩種品牌優點的車,也就是說有這台車你就不用再買BMW, 這兩個人都對這台車給予非常高的評價.
這台配備18吋前後配義大利MOMO名牌輪胎,前225/40/18、後255/35/18
不過這品牌輪胎容易跳花(不影響到安全性),造成輪胎噪音比較大,也是這台車唯一的噪音來源。
行駛在中投公路,時速開到120公里,沒有明顯風切聲。
旅行車的行李箱空間是與乘客空間完全相通,中間沒有隔版,所以車內小雜音一定比轎車來得多(尤其是第五門),但這台車室內幾乎沒有雜音,以旅行車來說算是非常難得。
九 .安全氣囊及各檢查燈號正常
引擎檢查燈也正常(這點非常難得)
插上診斷電腦檢測 引擎/變速箱 皆無故障碼.
有關引擎檢查燈的文章 http://m1208720.pixnet.net/blog/post/393226886
有關安全氣囊的文章 http://m1208720.pixnet.net/blog/post/394547204
十.冷車啓動測試:這年份的車普遍都有在極冷車時引擎啟動後抖動的現象(熱車後完全正常),不影響到引擎運作,屬於感覺問題。
這台車經過測試後,無冷車引擎抖動現象。
註:在這年份的車,有些冷車啓動提速過程會嚴重抖動,甚至容易熄火,須踩著油門才能完成提速。
十一. 若以高完美度要求的龜毛物語:
方向機再上完黃油後,轉向異音還是存在,但小了很多,已在可接受的範圍內了,不影響到使用功能,屬感覺問題。
十二. 立筆測試:
引擎怠速運轉中,平順到立筆不會倒。
筆的姿勢是筆蓋在上頭重腳輕,立筆不倒這難度是非常高的。
試車人: 吳承學
電話0935-364-199
Line聯絡: Line ID: star0935364199 或搜尋電話號碼 0935-364199
發文地點 : 台中市大里區益民路2段10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