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我不賣W124 E220 MP版本?
前幾天有車友要我找W124 E220 MP,我答應他要寫一篇文章說故事給他聽。
W124 E220 MP省油省稅金又安靜舒適,是很多賓士車迷共同推崇的車。
但很多車友想要付尋車押金給我,要我幫他們找一台車況好的W124 E220 MP
但我都沒有接受,為什麼?
因為賣這種車,綜合我的無形成本,基本上我都會虧本賣車。
我自己曾經也是W124一二十年的車主,對這種車我瞭若指掌。
有人說W124 E220 MP電子零件很少,所以毛病少養護成本很低,超推薦。
這個說法是對的,這是很直接的優點。
那隱藏缺點呢?
由於W124 E220 MP是走OBD第一代的系統,這種診斷系統能夠檢測的功能並不多,當車有問題時,他沒有完整的故障碼可縮小維修範圍,都是要靠老師傅利用多年累積的經驗,用嘗試錯誤的方法修,所以誤修的機率高,很多修車廠都怕做白工,或者怕有糾紛,都會軟性拒絕修這種車。
以至於很多W124 E220 MP,可能只是個300元的零件故障,卻沒被查出來,而車主可能已經修理了5至10萬元,全部零件已經換過一輪了,問題還是存在,最後無奈傷心把車報廢掉。
今天要是有台W124 E220 MP,如果我的抓車成本是六萬元。
一般車市的主流賣法,是花個幾千元把外觀鈑噴的漂漂亮亮,然後以現況不整理,開價98000元販賣,在不帶保固的情況下,約有二至三萬元的利潤空間。
但如果這台車交給我來賣,我就頭大了。
因為目前市面上我估算約有一至兩成的W124 E220 MP,會有偶發性的莫名抖動或熄火,這些問題有的根本查不出原因,所以車主在花了大筆鈔票修理後,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才把車賣掉。
而我是標榜透明賣車,如果我要是不小心抓到這種抓交替的車,我勢必會明講,這種車就算我虧本賣三萬元,也不一定有人會要,因為很多人就是有這種問題,才把車用報廢價賣掉。
如果這台車基本車況沒問題,以我的個性只整理外觀,車況不整理,賣98000,那簡直就是逼我.......。
以我的個性一定會去整理,這種年份越老的車,需要整理的地方跟精力越可觀的比例是越高的。
再來我車還要開去做鑑定,這也是很大的成本。
我賣的車不管年份多久,我都會附上車體鑑定表給客人。
如果我花了七萬元把車的駕駛感受整理到非常好,這款車的天花板價格我認為最高只能賣到18萬元。
這個天價18萬元,說真的也不好賣,也可能一輩子都賣不出去,因為市面上個位數價的一大堆。
我的直接成本就是6+7=13萬元。
中間的價差是5萬元
然後這台車我還要提供三個月的真保固。
綜合抓到抓交替車的風險、我的保固成本、囤貨時間的成本、耗費極大時間跟精力的無形成本,賺這五萬元價差對我來說就是虧本。
對比不整理現況交車,不帶保固賣九萬元(這價位也好賣很多),這樣實賺25000元,是不是單純很多?
但這種賣法賣不出雙B的質感,這不是我的Style
就是以上這種種因素,所以我才不接W124 E220 MP的尋車押金。
其實這種越用心整理車,卻越虧本的現象,不只在W124上面才有。
這種現象現也在賓士W210、BMW E39/E46上面慢慢浮現了。
後記:
我認為W124 MP版真的沒有什麼特別,但很多人為什麼把MP版跟W124畫上等號?
這些指名要買MP版的人,你問他M P版跟一般版差在什麼地方,他可能也搞不太清楚,但卻一窩蜂趕著跟別人一起吵著要買M P版。
我認為這中間的癥結點在於中華賓士的行銷。
因為當初中華賓士推出這一款末代的W124包裝成MP版,結果市面上大銷,市場反應熱烈到大出中華賓士的意料之外,中華賓士又趕快追加了不少數量到市面上。
因為賣得實在太成功,造成很多人誤認為改款後電噴版的W124就是MP版,就形成一般人瘋狂指名要買M P版的原因。
以上這是我推測的淺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