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已售出)售08年式黑色總代理BMW E90 320i 透明賣車. 透明無價!
這台320i是我兩年半前賣出去的,現在又被我回估回來,回估的原因是車主已經又買了外匯的GLC了。
這台車到目前為止,總共經歷四個階段的整理,下面的文章說明就是這四個階段整理的內容。
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
第一階段
以下是2018年9月時的第一次整理及試車報告:
08年式黑色總代理BMW E90 320i 透明試車
這台是一手的車庫車(車主就住在我家附近)。
這是此車在監理站的資料跟里程數
07年7月出廠,08年式,07年底領牌
這是車籍資料跟出厰文件(車牌沒被更換過).
共2把鎖匙,這點非常重要,這年份的車很多鎖匙都只有一支(再拷貝一支約5至6千元)。
這台車是由代理商汎德所引進的全新車(非中古外匯車)
購買發票還在,購買價165(新車牌價180)
以下的照片全部使用iPhone手機拍攝,雖無法像單眼相機拍攝那麼漂亮,但卻更真實,也完全無修圖.
以下是我整理的部分:
這些整理的地方,有些都是很細微的感受部分,也都是一般人察覺不到的問題,或是大家看不到的地方,也就是要讓駕駛感受跟寧靜度,能提升到更接近新車的進化整理。
更換右前門把,因被手路不佳的師傅拆醜了。
以時速120公里,行駛在彎曲起伏的中投公路,感覺貼地性沒有E90該有的表現(一般路況則正常),所以我更換一套BMW原廠指定品牌的前左右避震系統,這個品牌比貝氏登貴了三至四成。這套前避震系統要是沒更換的話,你將只是擁有BMW的車體,卻沒有擁有BMW的操控靈魂。
更換引擎油底殼墊片:原始車況的底盤,除了引擎油底殼有長期滲油累積(無滴油現象),看起來濕濕的之外,其餘各處看起來都乾乾的。
這顆引擎油底殼會滲漏油是通病,幾乎每台都會。這台引擎油底殼雖然只是滲油,洗一洗就沒事了。但更換引擎油底殼墊片需拆下井字樑及很多零件,是件大工程,我就把引擎油底殼墊片預防性先更換掉。
趁引擎油底殼拆下來時,觀察引擎本體內部,乾淨漂亮的如同新品。
因為已經拆下井字樑了,在一次工的概念下,我預防性的把有輕微龜裂的前左右三角架鐵套換掉。
也預防性更換一支全新的方向機右拉桿。
更換汽門室蓋墊片,因有輕微的漏油現象。
更換墊片時,順便觀察引擎上內部,非常乾淨完全無油泥。
更換左後門的全新電動窗升降機,原車來的最後一齒環保材質齒輪有崩牙,當電動窗下到最低處馬達會空轉。
為了更好的駕駛感受,更換兩個全新的變速箱腳。
更換全新機油壓力感知開關,試車過程中有亮兩次的引擎檢查燈,比對測試後確定是這個零件故障,所以我把它換掉。
還有各項無法用金錢衡量的異音處理工程。
遠看像一台新車。
以常態視覺近看有幾處比較明顯的瑕疵
前後的保險桿有補漆的痕跡。
靜態試車部分 .
一 . 打開水箱蓋無水鏽也無乳化現象。打開機油蓋 ,上面無機油乳化現象,也沒有油泥.. 引擎內部還是很漂亮的金屬顏色
二 . 引擎沒有滲油。
三 . 再處理完引擎跟底盤的漏油點後,此車的底盤及引擎各處都非常乾爽,已無漏油現象。
漏油的處理原則,是以有滴油才處理,若只是滲油就處理,會不符養車成本。
這是底盤狀況照片(狀況很好),原廠觸媒都還在。
五.圖片中紅色區域就是主結構區 (車樑/ABC三柱內板 /避震器座),有傷到此紅色區域就是事故車 .
這台車有送去SAVE做查定,查定結果:
非贓車 . 非泡水車
全車皆為原始鈑件,沒被更換過,車台主結構區(龜樑柱) 非常完整 ,完全無撞擊修復痕跡. 也就是車界稱的A級車身
我有用高壓水柱去測試天窗有無漏水,結果正常無漏水。
六 . 一手車,里程數7萬公里。
在我的經驗裡面,有在照顧的雙B,里程數5萬、15萬、25萬或35萬公里,開起來感覺都一樣。
E90最令人詬病的地方,就是環保內裝容易變質,環保漆會脫漆變跟變黏、環保布料會脫膠跟起毛球。
這台原始車況的環保漆跟內料,沒有變質的很嚴重,所以環保內裝部分,我就讓他保持原始風貌不整理了。以這年份E90沒被整理過的原始內裝來說,這台算是非常非常漂亮。
以下是內裝照片:
安全帶扣還很鮮紅,這年份的車很多都是白白的。
方向盤還是原廠的,沒被重新編皮過,觸感握感非常好,紋路還很漂亮。
天窗的金屬邊框沒生鏽,也沒起疹子,這年份雙B的天窗邊框很多都會生銹起疹子。
各按鍵的顏色都沒褪色
各顯示螢幕也都沒斷字
駕駛座椅邊皮這裡有處瑕疵,因不嚴重我就沒處理,這是320的通病,因駕駛人上下車時,這地方要頻繁承受左腿力量。
七 . 全車高檔隔熱紙
此車有配備: 原廠倒車雷達、行車記錄器、天窗、ISOFiX、胎壓偵測器、HID
全車的各種配備功能我逐一檢測,經測試後功能都正常
動態試車部分
一 . 冷氣效率在正常值內
這台的暖氣正常,以這年份的算非常難得。
二 .引擎在P檔時無明顯的異常抖動
三 .引擎腳無嚴重震麻.
四 . 各水管及皮帶狀況還在堪用範圍,但每次保養時請修車廠把這些水管皮帶列為重點檢查 (尤其是防火牆旁的三通水管)。
皮帶良好,沒有龜裂的細紋
為了測試散熱系統及是否有嚴重的隱疾,我試開了200公里的路程,車沒發現嚴重隱疾異狀
E90沒有設計水溫表,如果引擎溫度過熱會有紅色警告符號,在我測試過程中,無任何隱疾及水溫度異常的警告符號。
散熱系統正常。
連續跑微熱山路,副水箱蓋也沒有溢流現象。
五 .引擎怠速時沒有明顯的特殊異音 .
六 . 打在P擋 ,油門踩到4千轉 ,排氣管沒有吃機油的藍白煙 。
但有些吃機油的引擎是看不到籃白煙的,所以是否會吃機油無法從現場判斷,需開個3千公里以上才會知道,這也是買二手車的風險之一,根據經驗這種吃機油,更換汽門油封幾乎都會改善。
汽門油封是消耗品,尤其是BMW有的里程數不到10萬公里就需更換汽門油封。
七 . 這個變速箱,靜態入R檔及D檔無明顯頓挫,在大里交流道的爬坡匣道,大腳油門動力銜接非常直接,不拖泥帶水,跳檔平順靈敏順暢,手自排檔位功能精準。
八 .動態行車,車室內及底盤無明顯雜音,油門反應靈敏,高速行駛平穩安靜,再加速力道非常飽滿,這也是一台會讓你故意繞遠路回家的車。
行駛在中投公路,時速開到120公里,沒有明顯風切聲。
九 .安全氣囊及各檢查燈號正常
引擎檢查燈也正常(這點非常難得)
插上診斷電腦檢測 引擎/變速箱 皆無故障碼.
十.冷車啓動測試:
這台車經過測試後,無冷車引擎抖動現象。
十一. 若以高完美度要求的龜毛物語:
我個人認為以這年份及這價格及這車況,此車沒有需苛求的地方。
十二. 立筆測試:
引擎怠速運轉中,平順到立筆不會倒。就算立筆在引擎的塑膠裝飾板上,也穩如泰山,這個飾板的震動力是最大的。
筆的姿勢是筆蓋在上頭重腳輕,立筆不倒這難度是非常高的。
十三. 水位測試:水箱會不會失水對一台車來說非常重要,若有失水現象請務必找到原因,不能馬虎。
我的測試方式,至少收集三次試車路程20公里以上的水位試車,每次試完車後都停在同個停車位,靜置12小時以上,等散熱系統完全冷卻後,觀察副水箱的水位,每次都不能有任何減少才算過關。
此車水位經我反覆多次測試後,每次水位都沒有任何減少>過關!
十四. 冷車水路加壓測試:沒發現漏水,也沒有爆管路,測試通過。
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
以下是2019年2月時的第二次整理:
里程數多了4500公里。
這支鑰匙換了新殼。
加裝全新的多媒體汽車音響(含導航)
加裝倒車攝影功能
更換全新散熱主水箱,因有漏水現象。
花了4.5萬元做變速箱本體大翻新。
那這台車里程數不高,為什麼就要大翻修變速箱?因為有偶發性的亮變速箱故障齒輪燈。
變速箱店家說,ZF變速箱的內部油封非常容易硬化,就會造成換檔的瑕疵而亮故障齒輪燈,就算低里程數的車也一樣。
照片中就是這台320i的變速箱內部,金屬機件部分都還非常漂亮,磨損度不高,但油封真的已經硬縮了。
那這顆翻新過的變速箱本體有提供一年保固。
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
第三階段
以下是前買家這兩年半中所整理的內容:
原本駕駛座左腿靠有一道裂痕,已經被買家更換新皮處理好了。
換了換了四顆全新的米其林輪胎。
主水箱更換
副水箱更換
前後來令片更換
油位感知器更換
雨刷噴水馬達更換
四叉副水管更換
熱水管更換
上水管更換
雨刷噴水桶更換
下水管更換
水溫感知器更換
方向機低壓管更換
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
第四階段
以下是2021年12月我回估後的整理:
預防性更換全新水龜。
預防性更換一顆全新的國際牌電瓶,因為原車的已經用了四年了。
這是目前的里程數。
外觀部份:
前保險桿有跑高速公路的芝麻漆。
紅圈處是瑕疵
內裝保存的跟兩年半前一樣,甚至更完美,因為駕駛座左腿靠的裂痕沒了。
底盤也保存得跟兩年半前一樣,乾巴巴的無漏油,這對這年份的BMW來說,這是非常難得的。行駛中底盤也無任何雜音。
整體車況也比兩年半前更好,因為BMW最令人煩惱的水路系統,很多部件也都換新了。
Android螢幕冷機時螢幕會比較淡色,熱機後正常。
至於BMW最令人詬病的吃機油問題,前買家在使用的這兩年半期間,也沒亮過機油不足燈。
但為了保障買家權益,若購買後一年內有發現明顯吃機油現象,我將會補貼更換汽門油封一半的費用。
新買家在使用的這兩年半期間,有遇過行駛中亮變速箱故障齒輪燈,熄火再發動就好了,因變速箱本體才剛翻新過,所以初步判斷是變速箱電腦及閥體總成的問題,如果你購買後三年內有遇到亮變速箱故障齒輪燈,你補貼我兩萬元,我將更換一組市價六萬元的變速箱電腦及閥體總成給你。
油耗測試:
行駛路徑 : 德芳南路+環中東路6段路口>74號快速道路德芳南路交流道>74號快速道路>74號快速道路霧峰交流道>74號快速道路>74號快速道路內新交流道第2迴轉道,油耗顯示每行駛100公里用掉6.0公升燃油,換算過來也就是1公升可跑16.7公里。
我的賣價是參考各實價車行均價來開價,一旦賣價確定後,我會把全車的問題都找出來修復或明講,並把車整理到我要的感覺後再上架,若車整理的少我就賺多,若車整理的多我就賺少,甚至偶爾也會有整理的太過頭而虧本賣。
以下照片中是實價車行2007年320i的參考開價
參考以上開價後
附加保障:
買無保固價:
交車後1000公里內,若引擎有發生嚴重滴油現象,我將會負擔一半的處理費用。
交車後一個月內,如果風箱仁漏冷媒漏到冷氣異常,我將會負擔一半的修理費用。
購買後一年內有發現明顯吃機油現象,我將會補貼更換汽門油封一半的費用。
購買後三年內有遇到亮變速箱故障齒輪燈,你補貼我兩萬元,我將更換一組市價六萬元的變速箱電腦及閥體總成給你。
買有保固價,除上述條件外,另外再加:
交車後六個月內,如果風箱仁漏冷媒漏到冷氣異常,我將會負擔一半的修理費用。
6個月內單項修理費用(含工資)超過1萬元以上的零件, 我將會負擔1/3的修理費用(上限為3萬元)。
不帶保固的車,指的是我不再支付交車後續的修理費用。而不是指中斷買賣雙方間的後續技術經驗交流,買車後的任何問題都還是可以問我,這點在此先特別聲明。
由於我賣車非常強調駕駛感受的價值,這是我的新論點。這台車若能持續維持良好的駕駛感受及車況,就算你的里程再高,未來你要賣車時,我將會高於現行的市場行情回購。
對此車有興趣卻無法立刻前來看車的買家,若怕車子會被買走,可利用卡位押金來暫時保住權利。
這是卡位押金:
http://m1208720.pixnet.net/blog/post/452123411
我賣車都透明公開重要的細節,讓你可以掌握到八成車況, 剩下兩成 看不到/摸不到 / 聽不到 無法掌握 的地方,就是買二手車需承擔的風險,若無法承受這 2成風險的人,建議買新車 (雙B 新車也是有 0.5成的車王風險)。透明賣車是無價的,所以不管你是內行或外行人,我一律同等條件跟價格,不再接受議價,能接受此透明交易理念跟價格的人再來看車 .
至於有些故障會顧路的零件是否需預防性更換(尤其是汽油幫浦跟水龜),請交車後自行斟酌決定。
這是汽油幫浦注意事項的文章
http://m1208720.pixnet.net/blog/post/460010205
我是透明的賣車,透明是無價的,但相對的買車的人也要有務實的觀念,不要把我賣的車過度期待跟神化,畢竟它還是一部二手車。買二手車只要是主靈魂部分正常就 OK了,其他細節要求不能夠比照新車,因為有些是感覺問題,不影響到車輛的正常使用。不然要求無限擴大的話,就會不符合價值的比例原則,只要你有一個用 2成價格,買到6成車況的車,就算已經超級賺到的觀念,你買二手車才會釋懷快樂。若無法參透這點的人,建議去買新車,也請勿跟我買車。
對車來說,散熱系統的重要性僅次於煞車系統。若行駛中因散熱系統發生故障,導致引擎的水溫表異常升高時,請立即停車,並尋求拖吊服務。
如果我賣的車在保固期內有發生以上狀況,我將會支付修車及拖吊費用。但若疏忽或忽略水溫表的高溫繼續行駛,導致引擎燒毁者,引擎部分我將不予負責。因行駛中隨時監控水溫表是駕駛的基本責任,水溫表過溫不能夠繼續行駛也是駕駛的基本常識。
以下為雙方買賣合約內容 :
一 . 雙方遵守現況交車原則 ,若購買30天內 ,發現是贓車(車身號碼變造 )/ 泡水車(淹到椅面以上 )/ 嚴重事故車(撞擊傷及大樑 /ABC內柱/避震器座 ),我原價退車並賠償2倍的車輛鑑定費。但這 30天內的稅金由你負責
二 . 單項修理費用(含工資)超過1萬元以上的零件,6個月/ 1萬公里內非人為故障至無法使用, 我會跟你分擔三分之一的修理費用(分擔上限為3萬元)。
人為因素故障界定 : 明顯外力(如被敲撞) / 失水失溫 / 油水品質 所引起的故障 (行駛中隨時注意水溫/水量 /油壓及 行車前檢查油水狀況 ,是駕駛的基本責任)
為落實真保固及保障買方的權利,是否人為因素,就交由買方指定的保養廠來判斷。
三 .交車後72小時內退車 9折回收,但規費由你負擔
四 .簽約完成後,若買方毀約 ,訂金不退還。若賣方毀約 (不可抵抗因素除外),訂金需加倍退還買方
回收機制:
以成交價做基準價,交車後: 72小時內9折/ 6個月內7折/ 6-12個月6折/ 12-18個月5折/ 18-24個月4折 現金估回。
聯絡資料: 吳承學
電話0935-364-199
Line聯絡: Line ID: star0935364199 或 搜尋電話號碼 0935-364199
發文地點 : 台中市大里區益民路二段 100號( 大里仁愛醫院附近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