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50了!破50了!
這台BMW里程數今晚破50萬公里了(500001公里)。
之前拍的紀念照是488888公里。
這台車我開過,還好開得很呢!
除了方向盤比較重手之外,開起來油門反應靈敏、底盤紮實沒有雜音、不吃機油、內裝也算完整,如果花個一萬元把方向主機翻新後,再把里程數調成17公里,有誰看得出來呀!
照片中這台w220 s320里程數72萬公里,有在正常保養,車況OK!
那w220 s320我之前也看過一台里程數20萬初頭公里,但盤商特別告知已經翻一圈了.
有在落實維護,且持續替換消耗性零件的雙B,里程數破百萬公里都沒問題。
不只是雙B,其它廠牌也都有這個實力,如以下照片所示車種(網路上都查的到),差別只在於車主對它是否有愛,願不願意對它持續付出,讓它們繼續活下去而已。
一台里程數50萬公里的雙B,車況好不好,把底盤頂起來看有沒有溼溼的就知道,去開看看好不好開也知道。
有落實保養的雙B跑50萬公里了,就像是一個上了年紀的人有在落實保養身體,肌肉摸起來有彈性,扛50公斤的水泥跑百米來回競賽,一樣臉不紅氣不喘,準備活到98歲。
沒有在落實身體保養的20歳年輕人,肌肉摸起來水水的,扛50公斤的水泥跑不到30公尺就倒地不起。
很多車友把他們家裡十年以上的雙B開來給我試,這些車有很多都是現任車主從新車買到現在的一手車,也就是說這些里程表頭都沒有被動過。
這些車里程數20幾萬、30幾萬公里的比比皆是,甚至破40萬50萬公里的也有,而且車況都超優,車也都非常好開,久而久之,我認為十年雙B這些里程數都是常態里程數,怎麼這些我認為的常態里程數,到了消費者眼中,就都變成是不得了的恐怖汽車末日里程數。
像我自己的W221 S350是在2017年9月買的,我也是挑里程數20萬公里的車買,車子好的不得了呢!
像照片中這位W220 S280車友,里程數已經33萬公里了,車況還非常好,車還非常好開,車友滿意的不得了。
以下這段話非常非常非常重要,我連續講了三個非常。
以我所接觸到的車友們,里程數平均每年行駛2萬公里以上及平均每年行駛3萬公里以上的不在少數。依此推算,車齡10年以上的二手雙B,里程數20萬公里以上的及里程數30萬公里以上的應當一堆。但市面上在販售的車齡10年以上的二手雙B中,這些車怎麼完全都不見了,為什麼會這樣?
照片中這位車友Ho大,他是一位專賣商用車的同行,他在賣的這種商用車小巴,很多都是旅行社或飯店的車,都是跑機場及國內各大小旅遊景點,這種車一年跑8-12萬公里都算正常,但十年一到,這些里程數破60萬公里以上,甚至破百萬公里的商用小巴怎麼通通都不見了?
如果消費者無法看清車齡10年以上的二手雙B,里程數20萬/30萬公里是常態里程數這個癥結,而把他們視同魔鬼,無法平常心的話,那我可很肯定的說,調表文化就不會消失。
我可以這樣說,有些賣車的會調表是迫於無奈,為什麼? 因為消費者有里程迷失阿!
他們不是為了賺取更高的價差而調表,他們是為了能夠順利把車子賣出去才調表。
我就擧個例子來說明,
我有一位讀友,他因認同我車況第一、里程其次的理念,約在2016年買了一台車齡約20年的W210 E230,一手車,車況很好,前車主每年行駛約2萬公里,里程數近40萬公里。我這位讀友開了快兩年,里程數已經破 40萬公里了,後來因公司配車及停車位到期的壓力,不得不賣車。
他在8891賣了半個月,一通電話都沒有。
為什麼連一通電話都沒有?
因為同樣都是W210 E230,市面上在賣的里程數幾乎都集中在15萬公里上下時,這台里程數40多萬公里的車,怎麼賣得出去,這已經不是價格的問題,就算你車況再好、價格開得再低,消費者看到你里程數40多萬公里,他們連看車都不會來看車,這樣根本就賣不出去。
面臨停車位快到期的壓力,為了能夠把它賣出去,也為了不要欺騙消費者,我這位讀友採取了折衷的做法,就是把里程數調成15萬公里,而價格不變,當消費者來看車時,就跟消費者說這台車有修過儀表板,所以里程數不準,那至於真正里程數是多少就打迷糊仗。
由於客人來看車後都覺得車況不錯,價格又不高,後來也順利把車賣出。
我相信有蠻多的人,對以上這種折衷做法很不以為然,認為這也是不誠實跟逃避。
同樣的,若站在同理的相反面,賣這種高里程不調表的人,代表的也就是一種誠實跟面對。
所以當你看到一台高里程數的車在販售時,請不要一味的先排斥,你應當要先肯定這位賣車人的真誠、自信跟勇氣,還有整件事背後所代表的整個正向含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