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費者的最初衷 ?

 

之前有發生過一位車友以低於行情的價格,買到一台里程數 10萬公里以內的二手雙B,後來這位車友去原廠查證,才發現原來里程數是從將近約 30萬公里調下來的,讓這位車友內心非常受傷,打算對賣車的車商提出詐欺的告訴。

 

有一位同行前輩私下問我對這件例子的看法,問題點是出在哪裡?

 

我就用公共版面來回答我的看法。

 

我問了很多位我同行的前輩們,他們大部分都認為問題點是出在買車的消費者。他們認為消費者以這個低於行情的價格買到,就應當發覺到這個交易中是有鬼的,是消費者貪圖那個低價被沖昏了頭,才買到調表車,說穿了就是貪嘛!所以被騙剛好而已。

 

但我的看法跟他們不太一樣,我認為不是消費者的問題,我認為問題點是出在二手車界的文化。

 

我五年前買了一台二手賓士車,而我賣車一年,也就是說我當了四年的二手車消費者,跟一年的車商。

就在我的出身也是消費者這種背景下,所以我在賣車我比較會站在消費者立場來賣車,同時也是以消費者的角度,由下往上看二手車市場文化。

 

而我同行前輩們,很多賣車都已經超過 10年以上,他們已經習慣在這個二手車的圈圈中來看二手車市場的文化,所以我會認為他們的某些看法會跟消費者的最初衷不一樣。

 

就以二手車的價格來說,很多消費者決定要買二手車,他們幾乎都會先從網路上開始收集資料,價格就是其中一項。

 

而在 8891FB 上,充斥著各種低到不行的假價格,當消費者打電話或是到現場去詢問,很多業者都還打著胸脯保證就是這個價格,但心裡其實在盤算著如何讓消費者入甕的計謀,而消費者能夠真正了解到這陰沈的一面嗎?

很多消費者不知道,他們真的被這些假價格誤導到真正的行情在哪裡都不知道了,以至於他們認為這些低到不行的價格,才是正常的行情。

所以當他們看到真正的二手車行情時,他們會認為業者是暴利,就會一直砍價。

 

所以當業者隱瞞一台調表車、事故車、泡水車,以低於行情賣給消費者時,跟消費者說他們是薄利多銷,消費者會相信嗎?

他們會認為二手車界是暴利,當下現在要買的這個價格才是車商合理的利潤,所以他們會相信業者而買下這台車。

 

因此我的看法會是消費者處在弱勢的這方,在被誤導的情況下做出了錯誤的判斷跟決定而買下這台車,消費者最內心的初衷點,是買車不想吃虧,而不是貪。

 

就以我來說,我賣的車都是車齡 10年以上的車,所以當我的盤商報出的價格低於我內心設定的價格時,我會有個警戒心,我會問對方為什麼這個價格特別便宜,因為在這個區域我經驗豐富內行。

 

但如果今天要我突然抓一台車齡 5年以內的二手雙B,這個區域的行情我非常陌生,此時如果有人跟我誤導價格,我真的也會被牽著鼻子走。

 

當一個二手車界充滿誤導的文化下,真正行情連我自己都沒有把握了,更何況是一位對二手車市場完全沒有淵源的消費者。

 

還有同行前輩也跟我說,他們已經拿車體無事故的鑑定書給消費者看時,但很多消費者還是不相信,還是執意把整台車翻得很徹底來看,讓我這些同行前輩們覺得不受尊重,內心非常受傷。

以我也曾經是消費者的背景來看,我認為很多不是我同行前輩們認定的信任問題,我會認為很多消費者的初衷,都是因為在網路上學了很多看車的技巧,此時剛好有台現成的車拿來測試運用而已,這只是消費者想要肯定自己的一種方式而已,不一定有牽涉到不信任的問題。

 

以上的觀點是我個人的看法,不一定是正確的,也歡迎各同行前輩們來跟我指正討論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